电 话:0370-3360077
传 真:0370-3366306
网 址:www.sqhyfl.com
地 址:商丘市九州路与淮河路商丘气象局2楼
利用柱筋作为引下线,由于引下线多,分流效果好,可大大减少了各引下线的 电流值。因此,雷击时可以避免闪击放电或反击伤害。在高层的建筑物防雷中,考虑到雷电流的散流途径长。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到接地装置的电位梯度大,为了均衡 电位,降低电位梯度,因此,对高层外圈梁的钢筋焊接成闭合回路,构成水平避雷带,可有效地防范侧击雷,但已使其大为削弱。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高 科技电子设备广泛使用,由于其灵敏度高、耐压低,很容易受到雷电电磁脉冲感应。因此,建筑物尚应在低压侧装设低压避雷器及各种楼层设置相应的避雷器以及电 器汇流排,以最短路径与电子设备的损坏,实践证明其安全效果相当显著。
1、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构架及房顶上不宜装设避雷针,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相连,并装设集中接地装置。2、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有不小于5m距离,以免雷击避雷针时出现反击。独立避雷针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承接防雷公司服务与接地网间地中距离不小于三米。3、严禁将架空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天线等装在避雷针或构架上。4、避雷针及接地装置距道路及出口距离应大于三米,否则应铺碎石或沥青面五到八厘米厚,闫集防雷公司以保人身不受跨步电压危害。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不应安装避雷针等。
电源防雷器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损坏,从室外防雷与线路防雷相结合的综合防雷方案,介绍了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保护区、防雷等电位连接等概念。分析了电源防雷工作原理。采用电源防雷能在最短时间内释放电路上因雷击感应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的设备。电源防雷器分为B、C、D三级。依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分区防雷、多级保护的理论,B级防雷属于第一级防雷器,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主配电柜上;C级属第二级防雷器,应用于建筑物的分路配电柜中,D级属第三级防雷器,应用于重要设备的前端,对设备进行精细保护。
雷雨天气一直存在各个地区的不同季节里,只有做好防雷工程才能在雷电肆虐的时候保护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其实近年来防雷工程技术体系已经愈发成熟,很多建筑企业也开始认识到其重要性。只不过现实中的很多防雷工程还是存有诸多漏洞,想要真正做好防雷工程还需要做好这些方面才行。根据有关要求防雷工程里面应该有避雷带、避雷器、电源防护器、信号防护器、接地装置、防静电装置等,这些装置各有不同作用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只有将这些部分都做到位防雷工程才算完整。
一、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二、架空金属管造,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